查看原文
其他

高阶家长都在鸡历史?——论大语文的进化史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 2023-10-15






几年前,在跟一位金融行业前辈请教育儿心得时,她说,孩子小的时候中午爸爸一般在家,所以每次吃中午饭她爸爸都会跟她聊些历史、时政方面的东东,后来,她们给孩子专门请了一个历史老师,上门一对一给孩子讲历史


这大概是四五年前的事了,当时还是有一种扑面而来的震惊。再后来,孩子去了Andover还是Exeter,有点忘了,复盘再想想,国际路线上还重视传统文化如此,让还在国内混的大家情何以堪。


到今天,短短几年,经历了各种国学纪录片和文化综艺的爆火,博物馆与丝路游学成为主流模式,5岁小孩人手几本《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时代大背景下,我们是否正在迎来“文艺复兴”?


本周这篇主题文章将结合【语文课改方向】、【业界教研指向】与【民间文化分析】,好好聊聊从【大语文】到【大人文】的教育进化史,我们精读了全网68篇各路教师、学霸、教育博主对【语文】和【大语文】的分析,文末会分享部分精选文章链接,一定要刷到底哦~


大家手动收藏,转发,再坐下来慢慢看。

全文3000多字,我们已经删了5遍了。





企业家和8岁小孩在培训一样的东西

一个10万一期,一个500块一讲



以下是某高级研修班给干部、企业家们开的【史学与文化传承课】


这个是98,000的:

◀︎左右滑动查看▶︎




这是另一个,138,000的:

◀︎左右滑动查看▶︎



看明白了没有,对于咱们没有读过太多书的成年朋友们,需要快速建立起框架和认知,得靠这个,简称中西文史哲大盘菜,下面再来看看小朋友们在学的。


以下为某平台给2年级及以上的小朋友线下可参与的讲座框架:

◀︎左右滑动查看▶︎



看看这框架结构,比之总裁班何如?


这种半年或一年为期熏的,结构比较完整,还有那种短期主题性的,选取了世界范围的几个线索来讲的,比如这种英文阅读:

◀︎左右滑动查看▶︎



是不是已经可以想象到这些孩子和老总们在餐宴上相谈甚欢或者相互battle的场景了?上一代再不补习,被后浪拍死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哈哈哈~


小朋友现在为什么在搞这些?会不会太卷了?





人文素养的培养阶梯



基于多年学校研究、近代教育研究的基础与经验,卡拉老师构建起一套系统的【人文素养培养升阶模型】,按从左向右的顺序升阶,既是父母鸡娃升阶的路径,也是人文素养培养专业度的升阶方案。



【语文】这就不解释了,以课内要求为主线,该干嘛干嘛


【大语文】之于【语文】,延展的部分其实是在文学层面的阅读范围,和在历史知识上的基础积累。大语文有“语”有“文”,语言基础为底,文学通识和鉴赏的标准倒是提升了很多。大语文的框架,以文学为主食,历史为甜点,培养的更多是【文学素养】,还要兼顾应试。


【大人文】是基本从应试的房子里跳出来了,目标是培养一个人真正的【人文素养】——一种广泛知识基础上的认知与审美能力,因此它也是去功利化的


【大人文】与【大语文】相比,从以【文学】为主线,变为以【历史】为主线,文学、地理、政治、艺术、经济等等其他知识成分在历史的线条上串起来,跨学科综合性更强。你要问我大人文有啥用?那就说明你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大人文恰恰是无用之用。


【双语大人文】是未来想登上国际舞台、又热爱人文的家庭的追求。他要求的双语程度极高,所以高考路线的学生一般没有意愿和动力去做这件事,因此完全是一个小众需求。在操作上,需要中英文都能达到极高的读写程度,中文读中文写就的经典,英文读英文写就的经典。


这样同一段历史,就可以通过中外不同的信息、故事、小说、新闻、评论来交叉印证,从而看到不同人的屁股到底坐在那儿,通过思辨慢慢接近历史的真相,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会有了不同的视角与观点。




【多语大人文】基本奔着专业的人才去的,如果你能用早期现代英语阅读莎士比亚,用拉丁语阅读维吉尔,用法语阅读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你能想象那种美妙的体验吗?就像唐诗宋词,你如果非要用英文翻译版去读,可真难想象啊……多语大人文的顶级代表莫过于陈寅恪,现代人能达到十分之一,恐怕也是知名的教授了。


一般来说,【双语大人文】就是鸡娃界能走出的巅峰了,只不过实际情况中,能双语大人文的,普遍中文大人文还不过关。


总结而言,【大语文】是更大范畴上、跨学科的一套语文培养方案,以“文学”为主,但目前还偏应试,而【大人文】在更高的层面上超越了这些,前者还可以通过“攻略”搞搞,但后者只能通过真正的兴趣才能进入,引路人也非常重要。


最后,比较讽刺的是,非功利化的东西,如果真想“拿来用”,在应试上可能会有秒杀的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很功利的一批家长,在娃小学阶段有余力的时侯,也会追着搞搞大人文,就是他们知道“有用”,虽然我们不鼓励……





市场上的大语文



【大语文】是前两年培训市场根据政策与考试风向的判断,合力推出的新一代语文产品。以下是一个券商总结的,不同平台研发的【大语文】产品的特点与内容:



虽然各有风格,但以豆神与思泉为代表的龙头给出了一个通用答案,模子类似以下:



或按我之前一个业内朋友的框架性总结,大语文被市场合力塑形为:



这么一套方案,用她的话说:“就是把我们在北大四年学的东西降维几圈给现在的小孩”。


无疑,这是一套令人眩晕的框架,我也曾报名去听过一次豆神的大语文试听课,却发现,壳是一个新壳,但老师的讲法、引导孩子回去做的功课,以及对这些作品和内容的拆解方式,你完全不陌生,瓶子里装着的,还是一样的老酒,一样的味道。


Anyway,这是一套家长没法自己在家鸡娃的框架方案,而且看起来把人类文明的精华已经撸了一遍,这套东西,绝对是好卖的。


多年从事汉语文化教育研究的【亲近母语】平台这么分析“大语文”:“大语文”就是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与应试能力在内的“全系统语文学习”。


仅仅跟着大纲,这只是小语文,大语文和小语文的区别就在这个“大”上,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量上,这个量有广度、也有深度。”


随着教育政策给英语降温,小学数学降维,语文成了最重点加码的学科,市场的一切都在跟着指挥棒走。





2022课改指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2022语文新课标的一些关键词(括号里是我的翻译):


  • “坚持素养导向”

(不是为考而学、考啥学啥)


  • “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内涵的第一条是“文化自信”,懂了吧)


  • “强调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

(学的范围更广了,涉及更多学科连接和实践了,孩子的消化理解很重要)


  • "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很精辟的3层设计,市场大语文产品设计的指导参考)


  • “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

(以后考试命题的范畴可能很广,别把精力放在猜题上了,还是从平常的大量阅读和社会实践做起吧)


  • “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还不好好读书?读好书!)


整个语文课标的撰写109页,非常有水平,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很有共鸣,可以说,跟我鸡娃的理念非常相符,我们把【语文课标】分享给大家,在公号里回复【语文】即可获取。


课改指的方向我的解读是:“真的不要为了考试而学,在小低年级掌握了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越往上,越要往对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层面走”


【亲近母语】也总结道:“这也就是目前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方向,不管什么学科,都是以语文的阅读为基础,出题越来越灵活,更重视孩子的跨学科素养。”





公立与国际化学校都在怎么做?



以下链接,我们来综合感觉下,公立学校和国际化学校都在怎么做(大家的实践方向是一致的),从而更直接的感受教改,感受大语文、大人文。


深圳中学初中部:同课异构 | 探寻人文历史,感悟家国大爱


包玉刚实验学校:走进包校人文课堂|一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


程红兵:教语文的多种方式


北京四中:人文课|历史学是什么


清澜山学校:一堂中文人文课:7年级鸦片战争教学


一土教育:干货:一土语文老师如何教历史?


虽然你可能不是在这些学校里就读,但在家里,父母给孩子的熏陶与引导,也是同样的思路,对于还没有历史文化积累的家长而言,很简单,跟孩子一起学起来,感受他们这一代的教育,感受更高阶的美,现在就可以开始。


具体怎么做,或者如何找到圈子,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可以关注我们家长俱乐部(湾区高知父母的集群地)。会员招募通道开启——【湾区新知】家长成长俱乐部




卡拉老师建议



大家如果认真看完了咱们今天这篇深度分享,请你和其他家庭成员探讨一下,你们家孩子的文化素养培养目标是什么?


国内路线的,【大语文】甚至【大人文】算是高阶目标,是可以张罗的。


国际路线的,【双语大人文】是必须的(虽然大家目前都还达不到),但两种语言和不同文化,小初阶段时间怎么安排,策略是什么,才能两边都扎实些,这是家长应该重点操心的。


从实现方法上,我们也总结了一个四阶法:



左侧灰色区域是人手可以做到,而且成本很低的(不要再找借口了哈哈),而且优质资源极大丰富,只需要兴趣和发现的眼光即可。越靠最右侧越需要资源和专业眼光,想象力空间很大。


其实日常时不时会有非常好的东西出来,比如前两天【幸福福田】公号分享的电影展,在福田的三家定点电影院滚动上映,看海报没啥滋味,但我去看了一场,《艾尔米他什博物馆:艺术的力量》,其实是结合俄国历史,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再讲到列宁和革命时代,圣彼得堡的建立、艺术品的收藏历程和东宫的变迁,内容和品质出乎意料的好呢。


这就是一节很棒的艺术与历史为主线的跨学科大人文课,还可以顺便练听力不是?



于是后面又加紧追看了图坦卡蒙和波提切利,都很不错。各式各样的这种东西都是非常好的熏陶启蒙工具。


所以你看,人文这玩意本质上是一个生活调味品,是抵消你生命焦虑的一个美的来源。结果呢,很多人竟然把这个“最后的角落”也搞成孩子PK的征战地,太可惜了。


大人文我为什么不提倡大家去连锁培训班(双减后换了很多形式哈)?


因为理论上来说这个东西不能标化,本身是按兴趣流淌的方向走到哪儿就看到哪儿的东西,不是一个56本书合集的名著书单,挨个读下去的东西,后面这种形式恰恰会灭了真正的大人文。


而且再一个,我不认为全中国有几个合格的老师能教大人文,大部分只能依据教案,坐标化的讲解输出。做的好的,如以上列的学校的例子,其实是通过项目或主题研究引导学生自学与团队探讨,国外顶级高中有的通过Harkness Table的方式在做。


人文是用来滋养孩子内在生命力的东西,在实践的过程中,真心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了。




参考与链接阅读


亲近母语:孩子要怎么学语文,才叫学好“大语文”?


大语文的“罗生门”困局


读赵利剑老师《历史:一堂人文课》有感


复旦人文课:10位顶尖教授带你读50堂经典课


小升初面谈知识面广,杯赛团灭后家长转投历史人文课!


随笔兰陵老生:大语文教学


大语文学习,就是要死记硬背?


这份大语文学习规划图,请务必收藏


当“大语文”重回焦点


一个民族忽然大谈 “人文”,不是好事


我眼中的大语文


站在未来看大语文路径规划,很多人第一步就错了



END


添加卡小拉老师

获取305页的【下一代教育家长升级手册】

或详询【湾区新知俱乐部】

👇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是深圳市首个依托于拥有资深学校管理经验的团队、致力于提升家长认知、增强家长对现代教育理解的第三方教育平台。


卡拉老师团队基于多年对国际学校与创新性公立、私立学校的观察与创校经验,成功打造了从家长认知视角出发的、系统的【现代教育通识基础课】系列,覆盖0-18岁年龄段,在【路径选择】【如何择校】【学习规划】等重点主题上具有深度研究。


服务项目:

• 卡拉老师一对一定制化教育咨询 

【湾区新知】家长成长俱乐部

    —— 一站式解决教育决策问题



卡拉老师

•清华大学 管理学学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进修认证 

•前著名双语学校创始团队、教育工作室负责人与招生总监 

•对创新型公立学校样本具有深度观察,曾参与一所特色国际化高中的创设 

•双语创新学校战略咨询顾问 



公众号算法已改

为了即时收到文章推送

记得点“”与“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